投档录取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前后紧密有关的多个环节,每一个环节一环扣一环。考生从投档到被顺利录取,一般包含以下三个环节:
投档:考生档案批量投到高校
每一个批次录取开始后,省高考考试录取场根据每个批次事先规定的投档原则,将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投档至高校。一般各省各批次使用的投档原则分为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种,如高校专项计划和高水平运动队使用的是顺序志愿,根据“依据志愿,从高分到低分,按比率投档”的方法投档;普通本科批次则使用的是平行志愿,根据“位次优先,遵循志愿,一轮投档”的方法投档。
录取:高校根据当年招生政策进行
考生档案投档到高校后,紧接着就是高校分专业录取,即高校根据学校当年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进行分专业录取。高校在分专业录取时一般使用“分数优先”“专业优先”两种方法。分专业录取结束后就录取完成了吗?不是的!高校进行分专业录取后,所有进档考生状况就成为“拟录取”和“拟退档”两种,高校还须将“拟录取”或“拟退档”的考生档案回传至省高考考试录取场。
录取检查:确保每个退档都有据可依
高校回传的录取结果是否按招生政策来的?“预退档”考生是什么原因否合理?这类,就是省高考考试录取场的录取检查组要检查的内容。员工将结合高校当年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,对“拟退档”考生一一进行审核,确保每一名“拟退档”考生的退档理由充分、合理。假如退档理由充分,则准予退档;假如不合理,则重新提交给高校进行复议。对“拟录取”的考生,也要按招生章程进行检查,确保每一名录取考生都是准确的,确认无误后才赞同录取。
以上每一个环节,事关每个考生的切身利益,都须规范、准确,确保“录取有理、退档有据”。